随着2011年酒驾的入刑
酒后驾车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
但路上还有一种危险的驾驶行为不可忽视
甚至比酒驾更加疯狂、危害更大
那就是“毒驾”
什么是“毒驾”?
“毒驾”是指未戒断毒瘾的患者和正在使用毒品的驾驶员驾驶机动车的行为,存在安全驾驶的隐患。
“毒驾”的危害是什么?
吸毒后人往往会出现精神极端亢奋、妄想、幻觉等症状,会导致驾驶人脱离现实场景,甚至会完全丧失判断力,导致驾驶能力严重削弱。
据研究表明驾驶人毒驾时的反应比酒驾还要慢9%,酒后驾车比正常反应时间慢12%,而“毒驾”则比正常反应时间慢21%,吸毒后人往往会出现幻象,驾驶能力严重削弱,为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。
吸毒后的人出现幻觉,而驾驶汽车的途中可能会将路上的行人或者车辆,当做树木、石块、甚至是魔鬼,而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就是,可能因为沉迷于这种幻想,导致不小心甚至是故意撞向其他的来往车辆或行人。
“毒驾”如何处罚?
1、给予行政处罚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七十二条: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:
(一)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、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;
(二)向他人提供毒品的;
(三)吸食、注射毒品的;
(四)胁迫、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的。
2、吸毒者三年内不得驾车
为加强对吸毒人员申请驾驶证及驾驶机动车的管理,预防和减少吸毒驾驶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,根据《禁毒法》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》等法律、规章规定,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,不得驾驶机动车;对发现属于3年内有吸食、注射毒品行为的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3年,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,公安机关不予受理驾驶证申请;被查获有吸食、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行为,正在执行社区戒毒、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措施,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人员,除依法予以处罚、采取戒毒措施外,注销其驾驶证。
3、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
如果吸毒者驾车造成他人死亡或者重伤,存在放任或过失的意志因素,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,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。
吸毒是违法行为,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并且还要对吸毒者强制性戒毒。
法“晋”人心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
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:
(一)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、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;
(二)向他人提供毒品的;
(三)吸食、注射毒品的;
(四)胁迫、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的。
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》
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:
(二)三年内有吸食、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,以及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;
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得申请大型客车、重型牵引挂车、城市公交车、中型客车、大型货车准驾车型:
(四)有吸食、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行为的,或者有执行社区戒毒、强制隔离戒毒、社区康复措施记录的;
第七十九条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车辆管理所应当注销其机动车驾驶证:
(六)被查获有吸食、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行为,依法被责令社区戒毒、社区康复或者决定强制隔离戒毒,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;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
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、文明驾驶。饮酒、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,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,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,不得驾驶机动车。
警方提示
police tips
从自身做起
远离毒品,增强法律意识
自觉抵制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
如果您还有什么想问的
请在评论区留言哦!
原标题:《法“晋”人心 每日一问 |什么是毒驾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