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分钟讲清楚京山70年的区划变迁…(文案 陈辉斌 视频来源:荆楚拍客 2024-01-16)1949年以来,京山行政区划的变迁陈辉斌1948年6月17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独立旅解放京山全境。1949年7月,湖北省人民政府统一调整区划,将原属京山管辖的多宝湾、长滩埠等地区分别划归潜江、钟祥等县。京山全县划分为城关、溾水、孙官、罗桥、吴堰岭、永隆河、永兴、石板河、贾店、宋河、合兴、坪坝、三阳、杨集、六房咀等15个区。
同年8月撤销坪坝、合兴两区,除坪坝一部分并入三阳区外,其余并入宋河区。10月撤销六房咀区,将所辖地区分别并入三阳区和杨集区。溾水区并入城关区。
1950年4月,石板区、贾店区合并为罗店区。杨集区与孙官区合并为孙桥区。全县调整为9个区。当年9月,各区改用数字顺序排列:一区驻城关,二区驻永兴,三区驻罗店,四区驻宋河,五区驻三阳,六区驻孙桥,七区驻罗桥,八区驻永隆,九区驻吴岭。到1952年1月又增设十区(杨集),十一区(坪坝)。
1956年1月十区杨集并入六区孙桥。撤销十一区,所属紫金、西川、岔河3乡划归五区三阳,坪坝、晏店、槐树、东川、喻泉5乡划归四区宋河。同年7月,保留三阳、宋河两区。其余地区设11个农村生产指导组:
即城关区分设滴水、天王两个指导组。永兴区改设源泉指导组,指导组驻源泉集镇。罗店区分设罗店、石板两个指导组。罗桥区改设梭墩指导组,指导组驻丰谷集镇。吴岭区分设钱场、建设两个指导组,建设指导组驻台岭集镇,钱场指导组驻钱场集镇。孙桥区分设孙桥、杨集两个指导组。永隆区设立永隆指导组。
调整后的11个指导组是:滴水、天王、源泉、罗店、石板、梭墩、孙桥、永隆、杨集、钱场、建设。
1957年,撤销指导组,恢复区、乡建制。全县设十区:一区驻城关,二区驻永兴,三区驻罗店,四区驻宋河,五区驻三阳,六区驻孙桥,七区驻下洋,八区驻永隆,九区驻钱场,十区驻杨集。1958年9月,全县建立源泉、宋河、杨集、孙桥、钱场、惠亭山、五三共7个人民公社。也就是二区(永兴)改设为源泉公社,驻地为源泉集镇。三区(罗店)、四区(宋河)、五区(三阳)3个区合并设立宋河公社。十区(杨集)设立杨集公社。六区(孙桥)设立孙桥公社。九区(钱场)设立钱场公社。一区(城关)设立惠亭山公社,公社驻地仍是城关。余下的七区(下洋)、八区(永隆)加上五三农场和太子山林场合并组成五三公社,公社驻五三易家岭。1959年4月,撤销五三人民公社,将原五三农场,太子山林场划出,余下的原七区(下洋)、八区(永隆)所辖区域设立永隆公社。宋河公社因管辖区域过大,划分为宋河、罗店、三阳3个人民公社。城关镇由惠亭山公社所辖升格为县直辖镇。全县共设9个人民公社、1个县辖镇,下辖60个管理区。1960年6月,城关镇改为城关公社,永隆公社的罗桥管理区改为县直辖管理区。全县共设惠亭、源泉、罗店、宋河、三阳、杨集、孙桥、永隆、钱场、城关10个人民公社及1个县辖管理区。1961年5月改行区、社制,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,其余9个公社改为9个区。源泉公社恢复为永兴区,区公所驻永兴集镇。共设9区1镇下辖的60个管理区改为公社(俗称小公社)。1962年12月,下洋地区的下洋街划给五三农场,其余地区和县辖罗桥管理区合并成立石龙区。全县共设10区1镇,即惠亭、永兴、罗店、宋河、三阳、孙桥、石龙、永隆、钱场、杨集、城关。下辖的60个公社调整为61个公社、2个区辖镇、2个街道(小公社级)。这一时期的区划相对稳定,一直持续到1975年。1975年11月,撤区并社,全县10区1镇所辖的61个小公社,2个区辖镇、2个街道合并组建为19个人民公社(也叫大公社)。即:城关、惠亭、永兴、曹武、罗店、徐店、宋河、坪坝、石庙、三阳、厂河、杨集、陈集、孙桥、石龙、永隆、合作、雁门口、钱场。原11个区(镇)所辖的65个小公社、区辖镇、街道调整为67个管理区。京山这一时期的乡镇行政区划单位是解放后至今最多的一个时段。由11个乡镇区划单位一下子增加到19个,共增加了8个。即:永兴区的邓李、曹武、向畈、源泉4个小公社从永兴区析出合并组建曹武公社。罗店区的徐店、马店、大力、仁和4个小公社从罗店区析出合并组建徐店公社。三阳区的厂河、六房、跃进3个小公社从三阳区析出,再加上从杨集区析出的向冲小公社合并组建厂河公社。 孙桥区的陈集、官桥2个小公社从孙桥区析出合并组建陈集公社。钱场区的义和、瓦庙、台岭、大观桥4个小公社从钱场区析出,再加上从石龙区析出的刘集小公社合并组建雁门口公社。永隆区的合作、和平2个小公社从永隆区析出合并组建合作公社。宋河区的石庙、合兴、苍台3个小公社从宋河区析出合并组建石庙公社。宋河区的坪坝、晏店2个小公社从宋河区析出合并组建坪坝公社,同时增设槐树管理区,将公社机关设置在槐树集镇。1978年3月,撤销城关公社,恢复城关镇,为县直辖镇。同年12月,合作公社的熊店管理区并入雁门口公社,王宝管理区并入永隆公社,合作公社撤销。陈集公社并入孙桥公社。徐店公社并入罗店公社。石庙公社并入宋河公社。全县19个公社减少为15个公社(镇),下辖67个管理区。1981年12月23日,城关镇更名为新市镇。1984年3月,设区建乡。惠亭公社并入新市镇,曹武公社、永兴公社合并为永兴区,其余公社改为区,宋河、永隆为区镇合一建制。全县共建立13个区(镇),原15个公社(镇)管辖的67个管理区调整为55个乡(小乡),6个镇(小镇)。惠亭公社并入新市镇后,增加了新市镇的人口和版图面积,有利于新市发展经济和开展城镇建设。1987年10月,撤区并乡,全县设新市、永兴、曹武、罗店、马店、宋河、坪坝、三阳、孙桥、永隆、杨丰、钱场12个镇和石龙、雁门口、厂河、杨集4个乡,共16个乡镇。又在乡镇下以原小乡为基础,设立63个管理区。这一时期将乡镇区划单位由13个增加到16个,增设的马店、杨丰、曹武三个镇均为处于县域边界的口子镇,其中马店镇与应城的田店镇相距不到2公里,曹武镇驻地由原曹武公社驻地朱岭街迁到了“一脚踏三县”的曹场街,并与应城的汤池镇、天门的皂市镇形成了“金三角”经济圈。从永隆镇分出的杨丰镇不但紧挨钟祥、天门边界,而且与沙洋县所辖区域仅距3公里。三个口子镇的设立对于发展边贸,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。1992年8月,成立八里途经济技术开发区。辖2个村,15个村民小组。1995年,雁门口乡、厂河乡撤乡建镇。199年1月,石龙乡撤乡建镇。1999年10月厂河镇更名为绿林镇。2000年6月,杨集乡撤乡建镇。至此,1987年10月所设的4个乡全部完成撤乡建镇。2000年8月,撤销管理区,由镇直管村。2001年3月,杨丰、永隆镇合并为永隆镇。马店、罗店镇合并为罗店镇。2004年7月,八里途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京山经济技术开发区。全县共设14个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。2012年8月,设立温泉新区2018年8月6日,京山正式撤县设市。2019年12月28日,撤销新市镇、永兴镇,设立新市街道、永兴街道。同时设立温泉街道,保留温泉新区,同温泉街道两块牌子一套班子。截止2021年7月,京山市下辖宋河、罗店、三阳、坪坝、绿林、杨集、孙桥、石龙、永隆、雁门口、钱场、曹武12个镇,新市、永兴、温泉3个街道,一个京山经济开发区。